米茨最新資訊

8個喝葡萄酒的小常識,你都知道嗎?

發布時間:2018-01-02
其實葡萄酒也有著深厚的文化知識,對于愛喝葡萄酒的朋友,今天米茨Mici紅酒學院小編來給大家普及幾點關于葡萄酒的小常識。
1、所有的葡萄汁都是透明的
有些人以為釀造出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的葡萄品種不一樣,但其實并不是如此,所有葡萄汁都是透明的,紅葡萄酒是用葡萄汁與葡萄皮渣混合發酵而成,因此果肉和果皮一般會一起置于發酵罐中進行果皮浸漬和色素提取。
有些人誤以為紅葡萄的汁也是紅色的,釀造后就成了紅葡萄酒, 而白葡萄釀造白葡萄酒。事實上所有的葡萄汁都是透明的。
紅葡萄酒中的色澤萃取于葡萄汁于葡萄皮在發酵中的接觸。葡萄皮和葡萄汁接觸得時間越長,所釀造出的酒顏色也越深。因此,即便是紅葡萄品種,比如黑皮諾,去掉帶色素、單寧的皮后,也可以釀造白葡萄酒。如果想要釀桃紅酒,把葡萄皮和汁進行較短時間的接觸就行。
8個喝葡萄酒的小常識,你都知道嗎?
2、世界上有上千個葡萄品種
可以釀葡萄酒去一家餐廳點酒,你可能看到酒單上翻來覆去就是赤霞珠、美樂、霞多麗等常見的國際品種,所以有種釀酒葡萄就那么幾十種的錯覺。
然而,其實有超過1000個不同的葡萄品種可以在商業上用來釀造葡萄酒。光在意大利這一處地方,就有幾百個也許你聞所未聞的葡萄品種,例如Grechetto、Pignolo、Rondinella等。這就意味著還有很多葡萄酒值得你去嘗試!
3、雷司令未必是甜的
說到雷司令,很多人會覺得它是餐后甜酒,比起酒,嘗起來更像甜甜的糖水。實際上,雷司令千變萬化,從干型、半干型,到半甜、甜型都有。比如,若你偏向口感新鮮爽脆的德國干型雷司令,可以在酒標上找“trocken”這個詞哦!
4、影響葡萄酒的因素從土壤開始
雖然說在談到一款葡萄酒時,時常把它的土壤掛在嘴邊,但很難想象不同質量、類型的土地會對于所釀造出的葡萄酒有巨大的影響。舉例來說,在砂土中生長的葡萄,所釀造的葡萄酒優雅柔和,色澤也比較淺;而在粘土里生長的葡萄,生產出的酒風格強壯有力,色澤也更深。
5、霞多麗未必帶黃油、奶油風味
冰激凌中奶油味十足通常深受大眾喜愛,但如果這個味道存在于葡萄酒中,不一定被所有人接受。很多人對于霞多麗的印象停留在口感圓潤豐腴、有著濃郁的黃油風味。
實際上霞多麗有不同的風格,產自像法國夏布利(Chablis)產區的葡萄酒,就會有檸檬的激爽味。有些霞多麗之所以會嘗起來有黃油味,主要由于它在新橡木桶中陳釀過,受桶風味的影響比較大,或者經過蘋果酸-乳酸發酵,把尖酸轉換成柔和的乳酸。一般產自美國納帕谷等溫暖產區的霞多麗含有明顯的奶油味。
6、釀酒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
在葡萄園里的工作有科學的一面,比如選擇種植的葡萄品種、土壤、決定收獲時間。但是葡萄采收以后,就需要釀酒師發揮創造性了。釀酒師需要決定葡萄汁和皮接觸多久時間、發酵葡萄酒的溫度、在橡木桶還是在不銹鋼桶陳年等。這些決定都會影響到葡萄酒的口感。
7、每個國家在葡萄酒產業都有自己的規定
也許你之前會以為世界上的葡萄酒法規是統一的,實際上大到國家,小到地區的不同,都會有自己一套葡萄酒生產、銷售的規定,包括能使用的葡萄品種類型、地理范圍、陳釀要求、所允許的釀酒方法。
舉例來說,在法國波爾多,混釀中只能使用5個葡萄品種;在意大利,一款標注“Brunello di Montalcino”的酒,得產自托斯卡納Montalcino小鎮,并且用桑嬌維塞(Sangiovese)來釀制;在西班牙,如果一瓶葡萄酒標注“Rioja Reserva”,你就會知道這瓶酒至少被陳釀了三年。
8、好酒都很“平衡”
談到葡萄酒時,通常專業人士會蹦出很多天花亂墜的形容詞,也不得不提酒的酸度、單寧、甜度、果味、酒體。但重要的是,這些元素要結合在一起,才能讓一款酒口感平衡又不失復雜。
不然如果你喝到一款甜酒,沒有酸度,那就像喝糖漿一樣;如果單寧過于厚重,或酸度過高,但缺乏果味,就會感到唇齒干澀,這款酒難以入口。相反,假如一款酒在各方面都十分平衡,喝起來就非常讓人愉悅啦!

VIP客戶
vip客戶
vip客戶
vip客戶
vip客戶
俄羅斯國母級天后阿拉·普加喬娃、克羅地亞首相、肯特親王、羅馬尼亞國王、羅馬尼亞皇室米哈伊夫婦、美國好萊塢動作巨星史蒂文·西格爾、英國麥可親王、歐洲足聯主席邁克爾·普拉蒂尼、葡萄酒大師John Radfor、全球第26位葡萄酒大師John Salvi……查看更多VIP客戶
熱門資訊
紅酒專題